苹果资讯

MetaRay‑Ban显示眼镜深度评测早期玩家到底怎么说?

2025-10-22

MetaRay‑Ban显示眼镜深度评测早期玩家到底怎么说?

Meta迄今最具未来感的产品终于面世,评论家们已经有了不少看法。

这款售价800美元的Meta Ray‑Ban Display眼镜首次在Meta短暂的“科技眼镜”历史中内置显示屏,现已正式发售。于是,许多专职评测这些产品的媒体也有机会亲自试用,给我们带来了不少有价值的评测。

整体氛围偏向正面,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重大缺点。

显而易见,选择这款眼镜而不是更便宜的第二代Meta Ray‑Ban眼镜的最大理由,就是它的右镜片内置了显示屏。它可以充当拍照取景器、语言工具、阅读并回复短信的终端,或者任何未来Meta应用商店(评测者并未真正接触到)可能推出的功能。

好消息是,正如评测者所言,这些功能表现相当不错。The Verge的Victoria Song对实时文字字幕功能赞不绝口。虽然在嘈杂环境或说话者不在视线范围内时效果会打折,但Song仍认为这是一个强有力的卖点。

“即便如此,当所有环节配合得天衣无缝时,这种体验仍然像魔法一样,”Song写道。“当我向岳父岳母展示这个功能时,他们的下巴直接掉了下来。立刻,他们想到那些听力不佳的亲友或许会受益。”

YouTube科技评测频道Tech Fowler同样对显示屏整体印象良好,尤其是把它当作相机取景器使用的体验。其他Meta眼镜根本做不到这点,因此创作者更应考虑入手这款。不过,Tech Fowler也提到一个可能让部分用户感到不适的问题。

“说实话,因为显示屏只在单眼上,所以需要一点时间来适应,”Tech Fowler在评测中说道。“有时会出现一点双视的感觉,我并不是说画面模糊,而是大脑在把两只眼的图像交织在一起,导致两眼都有些共享视觉。”

显然,给设备加装显示屏会让电池续航成为更关键的考量。早期评测普遍认为,Meta Ray‑Ban Display的电池续航并不算强。

Engadget的Karissa Bell指出,Meta官方标称一次充电可使用约六小时,但这在实际使用中显得相当宽容,取决于显示屏的使用强度。

“在极少使用的情况下,我能把电池撑到约七小时;但如果进行高强度的显示任务,比如视频通话或实时,电量会消耗得非常快,”Bell写道。

YouTube另一个科技评测频道Nathie给出了更为严苛的数据。该频道称设备在约3.5小时后便耗尽电量。显然,续航时间会因个人使用习惯而异,但既然显示屏是这款产品的核心卖点,频繁使用显示功能必然会大幅缩短电池寿命,这一点值得提醒。

几乎所有评测都提到,眼镜本身重达69克,显得过于笨重,难以做到全天候佩戴。看看Song的评价就知道了。

“69克的重量让它不适合日常全日佩戴。我的普通厚镜片眼镜只有31克。我可以佩戴几小时,但随后不适感开始出现,”Song写道。“有几次,我感到后脑勺和鼻梁有明显的疼痛感,镜框底部还在我的脸颊上留下压痕。我本身干眼症比较严重,每天佩戴这副眼镜配合隐形眼镜会非常不舒服。虽然人工泪液能稍缓,但重量、眼部疲劳和干眼的综合影响让人难以适应。”

Tech Fowler也指出,Ray‑Ban Display的镜框重量约是他普通眼镜的两倍,这几乎是所有评测者的共识。Song还提到,提示他人眼镜正在录制的LED指示灯过于微弱,易被忽视。隐私问题一直是此类设备的重点关注点——十年前Google Glass也曾因隐私争议饱受争议,Meta似乎尚未彻底解决这一难题。

Meta的新眼镜可以通过Meta AI(与其他Meta眼镜相同)进行语音控制,但既然已经有了显示屏,细粒度的操作仍然必不可少。于是手腕上的神经带应运而生将其佩戴在手腕上,确保电量充足(据称电池可支撑约一天),通过手势来导航UI。评测者对神经带的评价总体积极。

“一周多的使用时间里,它几乎从未错过手势,也从未误判手势,即使我故意晃动手指或揉搓手指想‘捣乱’,它也表现稳健,”Bell在Engadget上写道。“手势本身也相当直观,容易上手拇指和中指双击可唤醒或让显示屏进入休眠,食指和中指单击可选中或返回,拇指沿食指侧滑动可在屏幕间切换。”

评测者还指出,神经带在成功识别手势时会有轻微的震动反馈,消除了不确定感。另一大优势是,这些手势不需要手部出现在摄像头视野中,这与部分其他XR设备不同。

总体而言,评测者对Meta Ray‑Ban Display眼镜持相对正面的态度。它们基本能实现预期功能,唯一的短板是电池续航差以及(在评测时)缺乏完整的应用商店——但后者对普通消费者影响不大。更关键的是价值定位。800美元的价格相当于一部高端智能手机,却没有提供同等的日常实用性。因此,多位评论家一致认为,这款眼镜目前更适合早期尝鲜者。

“除非你是早期采用者,或必须拥有最新技术,或对某项功能情有独钟,否则我不认为这款产品值得入手,”Tech Fowler在评测中说道。“800美元对一个功能并不算多的设备来说是个巨额花费。”

Nathie这位YouTube评测者也表达了相同的看法。

“使用了一周后,我发现仍有许多挑战需要克服,才能真正走向大众化,”Nathie的评测写道。

看起来,Meta今后需要重点解决的几个方向是打造更丰富的应用生态、提升电池续航以及寻找有效的隐私保护方案。

最新文章

10万左右SUV选这两款,均配主动刹车与360度全景影像

汽车

 

阅读11734

第三代领克03新鲜上市,限时价10.38万起,同级别性能王者!

汽车

 

阅读11077

D级SUV市场崛起:问界M9领跑,自主品牌重塑大型SUV价值新篇

汽车

 

阅读19087

D系列首款车D19表现如何?网友:油箱让人不理解!

汽车

 

阅读15152

十一开风云T8出游,5+2座+2000km续航真能成为「家庭出游神器」?

汽车

 

阅读17194

京ICP备2022011756号-3